团学活动
联系我们

暖心周末课堂再启航:长江大学“志愿邻里”服务队第三度扎根通会桥社区

发布时间:2025-04-20 11:10:03阅读次数:

     

   (通讯员 韩梦彦)419日下午,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志愿邻里”服务队第三次走进通会桥社区,在“周末学堂”活动中为20余名学生带来趣味英语与创意手工课程。从首次试水时的摸索到如今孩子们主动呼朋引伴参与,这支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队伍用持续的行动证明:家门口的"小课堂"也能成为滋养成长的"大天地"。 


    课堂现场:从"坐得住"到"抢着来"

  在志愿者相湘的趣味英语课上,胡乐乐高举着手工制作的字母卡片:"老师,这个字母H像我家的梯子!",看着小朋友们

能发挥自我想象力联想学习让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值得付出心力去做的事情。家长在课后也感慨"以前孩子学英语总坐不

住,现在回家还拉着我玩课堂游戏。"

   真正将活动推向高潮的是手工课。当志愿者韩梦彦端出五颜六色的黏土时,突然发现教室后排不知何时挤进了几个"新面孔"。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几个孩子原本在楼下玩耍,看到教室里的作品就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及时增补材料包,指导新成员制作黏土冰淇淋。最终完成的作品中,既有规整的甜筒造型,也有天马行空的"彩虹冰淇淋",孩子们都带着自豪的小表情跟老师讲解自己制作的冰淇淋。

品牌化之路:在调整中沉淀经验

看似流畅的课堂背后,是指导老师杨雪一次次带领大家教学复盘的成果。首次活动后,她们发现课堂存在"孩子跟不上步骤""舞蹈课程教学成果不明显"等问题。课后,志愿者们对照家长填写的反馈表分析:英语课游戏时间占比、手工材料包增设"备用箱"、课间增加护眼操环节……每次活动都是动态调整的过程,我们要把社区需求真正转化成可持续的服务模块。"杨雪指着墙上渐厚的活动档案说道。这份包含课程设计、应急预案、儿童成长记录的文件,正见证着"周末学堂"从临时活动向品牌项目的蜕变。


从零星试探到口碑相传,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志愿邻里”服务队用三次实践丈量出社区教育的温度——当大学生志愿者倾听孩子的奇思妙想,当调整优化成为每期必修课,这场关于成长与陪伴的双向奔赴,正在书写更多可能。



                                                                  (审核 平先锋 编辑 杨雪)